首页>资讯动态>详情页

萍乡博物馆:馆藏精品在线讲解(九)

发布时间:Apr 12, 2022 | 作者:


第九期

     疫情期间,很多小朋友都被大人科普了一个叫“病毒”或者“细菌”的东西。防护疫情,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建议中,第一条就是洗手。

洗手,能够阻断疾病的传播,有效预防细菌和病毒。说起“洗手”这件事,古代人是怎么做的呢?又是用什么器具来洗手的呢?古代时候,宴前饭后要行沃盥之礼。《礼记·内则》记载:“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也就是用匜倒水,用盘接水,客人用水洗手。

宋 李唐《晋文公复国图》


匜作为一种生活用器,大家常用“奉匜侍盥”来谈论匜的功用,认为传统型匜形器物是洗漱的水具。但也有学者通过金、元壁画所描绘的图像与元代窖藏、墓葬出土器物比对,认为匜与玉壶春瓶、盘、盏为元代常见的酒器组合,推测其作为暖酒的用具或装盛调配的容器。


元青花兔纹匜


萍乡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元代青花兔纹匜,来自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区福田乡硖石村窖藏出土。匜口径13.5、高4.5、足径8.3厘米,其口沿为侈口、弧腹、平底、腹壁齐口沿有一箕形流。器物纹饰内、外壁各绘卷草纹一圈,上下以单线弦纹作栏框,内底心绘兔纹,作回首状,周边绘花草纹六簇,以双线弦纹作栏框。


兔纹作为宋元时期陶瓷装饰上常见的动物纹饰,不仅有着传统意义上的吉祥寓意,也具有祈望家人平安团聚之意。


关注萍乡博物馆

发现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