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非遗“氛围感”十足!2025年萍乡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现场直击
发布时间:Jun 14, 2025 | 作者:
2025年6月14日,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的萍乡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暨萍乡傩舞展演在玉湖火神广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萍乡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萍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萍乡市文化馆)、萍乡博物馆(萍乡市文物保护中心)承办,各县(区)文化馆及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体育发展中心协办,通过“非遗展演+非遗集市”的融合形式,生动践行“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广大市民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非遗盛宴。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盛况空前。开场舞《金锣醒狮》以激昂的鼓点和灵活的舞姿拉开本次活动序幕,随后七支来自各县区的优秀傩舞队伍齐聚一堂,同台竞技。
伴随着深沉而富有韵律的鼓点与铿锵的锣声,各支队伍身着色彩浓烈、纹饰古朴的演出服,头戴造型各异、威严神秘的面具,依次登场。车湘傩舞女子队《祈福》舞步庄重,意蕴悠远;车湘傩舞男子队《古城傩韵》则刚劲有力,气势雄浑;石洞口傩舞队、湘东汶泉傩舞队的表演各具特色,展现着不同地域的傩舞风采;少儿傩舞队的表演以其独特的气质惊艳全场,小队员们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稚嫩却认真的演绎,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与喝彩……古朴神秘的动作、粗犷豪放的风格、深厚的历史底蕴在舞者的一举一动间流淌,将观众带入古老的傩文化意境之中,现场喝彩连连。
经过全市多位傩文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专业评审及现场讨论,现场评出获奖队伍如下:
市文广旅局副局长朱思琳、市文广旅局二级调研员彭自玲、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钟文萍出席活动并分别为荣获金奖、银奖、铜奖的团队颁奖。 展演期间,萍乡春锣《红门承风》、江西莲花落《福寿歌》等非遗节目一一亮相,让现场观众“看一场活动,赏多项非遗”。
非遗集市展区人头攒动,各县(区)精选的如莲花打锡、湘东傩面具雕刻、安源糖画、萍乡花果等技艺类、美食类非遗项目琳琅满目,市民们积极参与互动体验和展销活动,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共享保护成果。市文化馆在现场精心设置“新年画”优秀作品流动展览+非遗法普及活动区域,共六十余幅年画、农民画作品喜庆亮相,为现场增添了不少传统非遗气氛,同时,工作人员现场向群众普及非遗法知识,与整体活动气质高度吻合,是活动中特别的“氛围感”画面。萍乡博物馆“精品文物图片展”亮相活动现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群众生动传达了萍乡文物的独特与珍贵,同时带来了书签、帆布袋等精美文创和文物法宣传册,巧妙地融合了文物之美与实用之美,增加了群众对文物法的认识与重视。
主会场之外,市文化馆非遗展厅内的春锣微课早已开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萍乡春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易国华为来自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详细阐述了萍乡春锣的历史沿革及艺术特色,并指导学生们学习萍乡方言,逐字逐句教唱春锣片段,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引导大家用萍乡话朗读歌词。
线下活动火热进行,线上直播一刻不停。本次非遗日活动实现“主、分会场+线上直播”多空间同步进行。截至活动结束,现场观演群众达千余人次,快手萍乡市村晚大舞台全程对活动进行直播,直播观看人数达1.3万,充分展现出“云端村晚”的强大吸引力,成功搭建起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的桥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数字新动能。
活动意义
本次活动是萍乡非遗保护传承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与生动实践,意义深远。对萍乡非遗保护工作而言,盛大的傩舞展演比赛不仅是对全市傩舞队伍技艺水平、传承活力的大检阅,更提升了社会各界对萍乡傩文化等萍乡特色非遗项目的关注度、认同感和保护意识。尤其是少儿傩舞队的参与,生动展现了“非遗传承+青少年美育”的美好局面,为傩舞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活态传承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强劲动力。对萍乡文化高质量发展而言,活动通过展演、比赛、集市等多维互动形式,成功探索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服务人民群众的创新路径,有效盘活了本土特色文化资源,显著提升了萍乡傩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仅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推动了文旅深度融合,为激发内生动力、促进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讲好萍乡故事、建设文化强市贡献了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