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萍乡市文化馆年报
发布时间:Sep 21, 2020 | 作者:
一、场馆基本情况
萍乡市文化馆系国家公益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直属馆,正科级建制,国家二级馆。
文化馆其前身为1942年建立的民众教育馆,迄今有76年的历史,1950年4月改名为县文化馆,1960年9月萍乡撤县设市,县文化馆晋升为萍乡市文化馆,1981年3月经市政府批准,市文化馆更名为市群众艺术馆,2017经市政府批准,市群众艺术馆更名为市文化馆。现馆于1987年2月建成,馆舍建筑面积2517.11平方米。1995年市群艺馆、市美术馆(原市书画院)合署办公,2009年经市编办批准挂牌成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2011年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二级馆。
文化馆设领导职数一正两副,美术馆设领导职数一正一副,现文化馆、美术馆合署办公设馆长一名,书记一名,副馆长两名,下设四部一室:行政办公室、活动部、培训部、调研部(非遗)、美术书法摄影部。现有职工30名,业务人员25名,其中: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9名。
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1项(萍乡春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1项(萍乡莲花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1项(萍乡风筝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雍开全)、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宋华铿)。
二、2018年经费保障情况
2018年度文化馆(美术馆)财政拨款收入546.99万,其中包括免费开放60万;政府性基金(创建经费)13万。
三、文艺作品创作情况
2018年对我馆来说是忙碌的一年,更是丰收的一年,在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成绩喜人,具体如下;
1、在江西省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村歌大赛中由我馆群星爱乐合唱团表演的合唱《张灯结彩》荣获一等奖,组唱《经开奋进之歌》荣获小组唱二等奖,独唱《美丽乡村》《桂花飘香的村庄》分别荣获二、三等奖。
2、由我馆组织选送的小戏《翠竹情》、小品《脱帽子》在江西省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小戏、小品大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
3、由我馆选送的舞蹈《江西是个好地方》参加全国广场舞展演活动—江西片区的集中展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4、在“歌唱美好新时代”——江西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村歌大赛获优秀组织奖
5、在2018年“多彩非遗 美好生活”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中获优秀组织奖。
6、李煜阳、王馨悦表演的萍乡春锣《我为创建唱赞歌》、李煜阳、王馨悦、莫栩赫、陈雨琦表演的萍乡春锣《弟子规》荣获江西省第九届少儿曲艺大赛曲艺类一等奖,
7、李志刚的两幅漆画《惊春》、《思归》荣获“漆美赣鄱”江西省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小幅漆画展优秀奖。
8、陶梦婷的论文《微信小程序在非遗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互联网+”时代的公共文化传播:区域化、场景化、碎片化》分别荣获中国文化馆年会征文一等奖和“新时代文化馆理论体系构建”征文二等奖;陶梦婷作为江西省唯一被邀请的获奖作者参加了由中国文化馆协会主办在绍兴召开的全国“新时代文化馆理论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易敏的论文《文化馆的社会职能与时代使命》、《以文化馆为主体开展的志愿服务工作》;钟慧萍的论文《浅谈文化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与策略》分别荣获“新时代文化馆理论体系构建”征文优秀奖。
2018年,我馆虽然做了一些的工作,且工作也有些创新性,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一是队伍建设在业务提升上存在一些差距,群众文化空间相对不足。二是缺乏群众文化辅导人员,不能适应全市群众文化发展的需求。三是开展的文化活动形式还不够丰富。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要牢固树立文化活动的精品意识,扎实推进免费开放服务水平,让更多的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吸引广大人民群众走进文化空间,享受健康丰富的阳光文化,努力塑造文化馆对外开放的新形象。
四、公共文化服务情况
2018到馆人数3万人次,有10支文化大联盟团队常驻文化馆,月排练保持在60次以上,开展免费培训品牌“您学艺 我来教”的“点单式”和“菜单式”及公益培训十多个艺术门类,分成人、少儿共6百多个课时,培训人数50000余人次。举办公益文艺演出41场,开展流动展览等11场,惠及群众20余万人。
2018年萍乡市文化馆立足实际,加强统筹,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文活动。从大力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系列培训活动、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举办美术展览等四个方面开展了丰富的活动,以下是活动详情。
(一)、聚焦群文活动,提升发展活力,跑出文化强市新速度
1、组织开展了2018“群众文化+”恒大御府杯“中国好童声”萍乡赛区暨儿童原创歌曲征集大赛,从海选、复赛、决赛共举办了11场,近千名选手参加比赛。
2、承办了“首府壹号杯”2018萍乡市“群众文化+”第三届广场舞展演,此次广场舞展演活动共计7场,参加展演的队伍达140余支,参演人员达2600余人。
3、承办“歌唱美好新时代——江西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村歌大赛萍乡赛区”选拔赛,14支队伍700余位演员参加了比赛,从中选拔了4支队伍赴省参加决赛,我馆获省优秀组织奖,于12月份组织合唱节目《张灯结彩》 组唱《经开奋进之歌》、独唱《美丽乡村》《桂花飘香的村庄》赴省参加总决赛。
4、我馆组织选送了小戏《翠竹情》和小品《脱帽子》参加“为了庄严的承诺——江西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脱贫攻坚小戏小品曲艺大赛。
5、选送了舞蹈《江西是个好地方》参加江西省广场舞集中展演活动。
6、萍乡渔鼓受邀参加第十三届中原民间艺术节开幕式展演,表演节目萍乡说唱《江山赣水总是情》,赢得了当地民众欢迎和喜爱,当地主流媒体对主要演员进行了采访,并在邯郸日报的头版头条进行了宣传报导。
7、主办了“99广场舞99交谊舞99旗袍秀全国巡拍活动”,来自全市5个县(区)130支广场舞队、1千多名舞蹈爱好者参加了本次活动,进行了千人广场舞表演。
8、为了充分展示萍乡曲艺的独特魅力和民间特色文化,我馆开展了“传承曲艺艺术、弘扬民族文化” 萍乡市文化馆春锣送戏下乡巡演活动。此次演出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戏曲、小品、三句半、曲艺等多种形式。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和喜爱,为此也吸引了多家企业的青睐,陆续的进行预约演出,巡演了22场。
9、为整合资源,扩大文化志愿者队伍,我馆为李子园“群艺快乐艺术团”授牌“萍乡市基层文化活动基地”;成立萍乡市曲艺艺术团和群星爱乐合唱团。为下一步组织参加各种比赛、演出、发展文化志愿者和整合文艺人才骨干奠定了基础。
(二)、聚焦文化阵地育英才,提升战斗力,打造文化强市排头兵
以提高基层文化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为主线,我馆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坚持“培训方式创新,凸显文化亮点”的要求,开展了系列培训活动。市文化馆就开展2018年我市全民艺术普及“您学艺,我来教”工作,与各个街道、社区、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等积极进行对接,了解需求,根据需求我馆派出相应的专业老师为其进行免费艺术培训及指导。培训内容涵盖舞蹈、声乐、器乐、主持、美术、书法及传统文化等项目,培训形式分馆内和馆外,馆内培训主要有少儿艺术培训和我馆群艺培训学校成人艺术培训,培训学员达400余人。馆外培训有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社区、街道和农村以及各基层文化服务点,并针对弱势群体进行长期的免费培训。惠及群众50000余人。切实发挥了文化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作用。
(三)、聚焦传统文化促传承、提升影响力,开创非遗保护工作新局面
以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为目标,全面推进,确保萍乡市非遗文化落地开花。
1、举办“萍乡春锣、萍乡莲花落文艺创作体会”讲座,邀请三县两区以及萍乡春锣、莲花落传承人群、创作人员、爱好者开展专题艺术交流和学习讨论。
2、开展萍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组织萍乡学院和三县两区7支代表队参加,经过激烈角逐,安源区代表队代表萍乡市参加了在赣州市举办的南部片区的比赛。
3、在举办“多彩非遗,美好生活”萍乡市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做到了省级以上传统非遗表演类项目全履盖、全参与,邀请了省专家现场观看并进行点评,省专家评审组对此次展演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4、“萍乡春锣”《将军回乡》节目受邀参加由文化和旅游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多彩非遗·美好生活”——全国非遗曲艺周演出和在绍兴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浙江·全国曲艺传承发展论坛及观摩交流展演”暨“中国浙江(绍兴)全国曲艺小书传承发展论坛及观摩交流展演”。是我省仅被邀请的两个曲艺项目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雍开全受邀还参加6月11日非遗传承人交流座谈会和6月14日总结座谈会。
5、组织莲花打锡、湘东傩面具雕刻、安源花果等项目参加为期3天的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展示会现场展示,其中安源花果还接受了江西电视台采访。
6、2018年萍乡春锣代表性传承人雍开全、湘东傩面具雕刻传承人赖明德、莲花打锡传承人刘建强等三位传承人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7、春节、中秋、端午期间,我馆走访慰问萍乡春锣、萍乡莲花落、萍乡风筝舞传承人,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萍乡春锣今年新收徒弟6名,萍乡莲花落新收徒弟2名。
(四)、聚焦艺术视野,弘扬精品文化,充分发挥公共美术馆的职能作用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群众艺术需求,萍乡市美术馆发挥馆内资源优势,加强美术创作对群众艺术教育项目的推动。2018年,连续开展文化公益性质活动,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新局面。
1、2018年春节来临之际,在润达国际大厦组织开展了关于“迎新春 送春联”公益性质活动。组织我市四位书法家现场进行免费书写春联活动。送出春联300余幅。“迎新春 送春联”活动是我馆连续开展了10多年的公益性品牌活动,深受广大市民欢迎和喜爱。
2、为展现我市书画艺术家的风采,在春节期间举办了“笔墨舞春风”萍乡市名家书画展活动,为我市人民传递一份新春的祝福,为繁荣我市艺术文化生态贡献一份力量。
3、成功获赠知名画家俞裕新先生的收藏作品15件,有国画、版画、油画、水彩、篆刻、木版原版等,俞裕新老师的不凡之举,既丰富了我馆的藏品,也为今后我馆的收藏起到了引领和典范作用。
4、为进一步深化赣西区域融合性发展,不断充实和利用宜春、萍乡、新余三市的美术资源,我馆携手宜春、新余举办了“凝望赣西——宜春、萍乡、新余三市美术精品巡回展”。邀请了我市知名专家对参展作品进行严格把关,确保了参展作品的质量和数量,顺利完成了三地巡展任务。
5、组织举办了“五行五色,雅淳凝晖”萍乡市美术馆艺术家美术作品展览,此次展览集中呈现我馆五位退休老艺术家精品力作60余幅。展现了老艺术家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高超熟练的艺术技巧,德艺双馨的艺术品质。
6、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利用互联网积极宣传组织人员参加“厉害了,我的祖国”之江西篇——江西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手机摄影大赛,积极组织参加了第五届丝绸之路美术作品展以及“瓷画赣鄱”-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陶瓷绘画作品展,和江西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小幅漆画展等系列作品报送。
萍乡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与网络建设
习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同时,萍乡市文化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全面加强文化建设,对传统文化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传承载体、传播渠道和传习人群,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在这一年,市文化馆打造文化引领的生动载体、打造组织体系的细胞工程、打造组织力提升的实境课堂、打造服务民生的先锋阵地。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馆内的首要项目,大力推进。截至年底,下设11支志愿服务队;挂牌10个基层服务基地,设立了1个“非遗传承保护基地”。组建了2个艺术团,实现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覆盖,扩宽了文化服务辐射广度,深化了受众的文化深度。
萍乡市文化馆基层文化服务基地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