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特别节目】讲述英烈的故事——朱少连
发布时间:Apr 10, 2021 | 作者:
朱少连(1887-1929),又名汉英、孝廉,湖南衡阳人,株萍铁路工人。1887年3月21日生于衡阳县竹花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5年湖北铁路学校毕业后,担任实习司机3年。1918年,他来到株萍铁路管理局安源机务处工作,曾任路局行车部总司机。1921年,中共湖南支部书记毛泽东派李立三到安源开展工人运动,首先与朱少连接触。1922年1月,他参加李立三在安源创办的工人补习学校,思想觉悟得到提高。2月经李立三的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和李立三等同志着手筹建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5月1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成立时,他当选为俱乐部副主任。9月,他协助李立三、刘少奇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同年10月俱乐部进行改组时,当选为俱乐部路局主任。11月10日,他作为株萍铁路工会代表,出席湖南工团联合会筹备会议,并当选为大会主席。11月13日,他代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赴汉阳、大冶等地参加汉冶萍总工会筹备工作。1923年1月26日,领导株洲转运局工人为改善待遇、增加工资而举行罢工,并取得胜利。2月7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在老后街独设门面创办工人消费合作社,他担任消费合作社副总经理。京汉铁路二七惨案发生以后的全国工人运动低潮期中,他和刘少奇等俱乐部负责同志灵活地掌握斗争策略,领导安源工人看清环境,采取守势,齐心奋斗,制止了资本家的破坏手段,使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巍然独存”。4月李立三离开安源后,他任中共安源地委书记。6月,他出席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8月,和刘少奇合撰《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略史》。10月8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为兴建工人讲演厅,组织建筑委员会,朱少连担任建筑委员会委员长。1924年5月讲演厅竣工后,他向俱乐部全体部员作《建筑委员会报告》,通报兴建讲演厅的有关情况。1925年9月21日北洋军阀武力封闭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后,他根据党的指示,组织一部分工人去广州农讲所学习或参加革命军,一部分工人深入农村开展农民运动。1926年3月16日,接受全国铁路总工会的明了,在醴陵阳三石成立株萍铁路总工会,担任株萍铁路总工会主任。5月1日,出席在广州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并向大会作题为《安源路矿工人之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以后,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军先遣队开始由广东进入湖南。当国民革命军攻打醴陵时,为阻止敌人增援,朱少连组织铁路工人挖断数处株萍铁道,并炸毁萍乡境内的湘东铁路大桥,有力地配合了北伐军的胜利进军。8月下旬,和李涤生代表株萍铁路工人向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总指挥、总政治部请愿,要求督促路局按月发清工人欠饷,维护了工人的利益。9月10日,他随北伐军到达安源,主持召开恢复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群众大会。朱少连领导的株萍铁路总工会也从醴陵迁至安源。9月23日,他与中共安源市委书记、国民党安源市党部常务委员刘昌炎赴矿局,与主事的职员商定,由矿局拟定一个工程计划书,交安源市党部转呈总司令蒋介石核夺,并呈报汉冶萍公司审议。此后,他参与矿山生产、运销的管理,挫败了资本家停工停产、阻挠革命的阴谋,有力地支持了北伐战争。1927年5月长沙马日事变发生后,他遵照中共湖南临时省委指示,组织株萍铁路沿线的工农群众,成立湘东赣西工农义勇军进攻长沙。7月,他在担任萍乡煤矿局株洲转运所所长期间,一面负责株洲转运事宜,一面进行党的地下活动,建立中共株洲区委,并担任区委工运委员、宣传委员。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湖南省委员会、行动委员会颁布关于秋收起义的命令,任命朱少连为湖南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四团团长。遵照党的八七会议精神,他发动和组织工农武装,在株洲举行暴动,配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株洲暴动失败后,辗转于株洲、醴陵一带乡村,挨家挨户发动和组织工农暴动队,继续坚持革命斗争。1928 年春,由于敌众我寡,暴动队被迫解散,朱少连潜回老家隐蔽。同年底,由于叛徒的出卖和欺骗,写信诡称要朱少连来安源“恢复革命活动”。朱少连在衡阳接到信后,立即动身来安源。1929年1月5日在安源不幸被捕,关押于萍乡监狱,受尽种种酷刑,始终坚贞不屈。1月8日凌晨,在萍乡县城大西门刑场被敌人杀害,时年42岁。